这里建成清真美食一条街这个村要火了!

  • 2022-12-28
  • John Dowson

  自全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姑苏区部分餐饮单位有序经营,已具备了恢复堂食的基本条件本站

这里建成清真美食一条街这个村要火了!本站

  近年来,我县很多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无数的农民从中受益,部分贫困人口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实现脱贫。

  近日,小编在采访弥渡的最美脱贫村时,发现红岩镇赤水村委会大东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食用玫瑰种植、回族特色美食,把大东村打造成为滇西320国道旁生态民居,民族特色明显,集美食、观光、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寨,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请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大东村位于红岩镇东边,总人数409人,141户,是一个典型的回族、汉族杂居的民族村寨,现有建档立卡未脱贫户9户,全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养殖为主,收入渠道较为单一。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家庭收入,近年来,红岩镇结合自身气候等优势,引进弥纳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大东村,整合、流转群众土地230多亩大力发展食用玫瑰种植,部分群众还实现了就地打工,村里的大多村民都从中受益。

  田应仙大姐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她只是在家里种地、养殖,自弥纳公司落户到村后,她就把家里的土地流转了出去给公司种食用玫瑰,自己也进去帮忙煮饭。这样田大姐既能照顾到家里,还找到了事情做。现在田大姐家里每年收入也增加到了21600元,成了脱贫户。

  在大东村,类似田大姐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他们都勤劳、肯吃苦,并从中受益,现在该村平均每户家庭每年收入达28000元,比去年增加了2万多元,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有了新希望。

  大东村结合回汉杂居特点及独特的饮食文化,投资640多万元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走旅游强村之路。

  走进大东村,正在建设中的旅游村寨建设区内,已经可以看到一幢幢回汉民居错落有致,每一户生态民居,都具有独自的特色。清真农家小院就是其中一家,走进宽敞明亮的院子,周围被绿色的树木、花草点缀得清新怡人,感觉整个人都被大自然所环抱。

  老板娘马红梅告诉小编:“之前我家全家就挤住在破旧狭窄的老瓦房里,村里来定了说我家这属于危房,就和丈夫商量着去外地开了一家餐馆,这些年家乡发展了,还听说要大力发展民族美食,就毅然回来把老房子拆了用村里给的危房改造补助及这些年在外苦的钱重新盖起了新房开起了这家店。从开业起平均每天就有1000多元的毛收入始终才开始,以后宣传出去了,人流量也就慢慢的多起来了,我在把我们村里种的食用玫瑰也作为食料来加工制作成特色菜品,我想着逐渐游客多了,生意也会好做起来呢。”

  现在在大东村民族特色小吃街上除了马大姐家外,还有4家餐馆也陆续开业了(其中有一家汉族餐馆),生意都还不错。

  村里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步行道、小花园、休憩亭等基础设施,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完美融合,道路也更加宽敞整洁,农家庭院更加洁净有序,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现代、大气而不失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守护多年的各种资源合理的利用了起来,就这样呈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眼前。

  一路走在大东村民族特色小吃街上,小编惊奇的发现,有一些来自外地的小商贩,就地搭棚摆摊,摊位上摆卖的全是有关回族特色的小吃及服饰产品。“我们是来自云南省红河个旧市沙甸区沙甸的回族,早就听说这里要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我们就来这里做生意了,现在么人还少,以后慢慢地生意一定会好起来。”李大哥告诉我们。

  如今,走进大东村,宽敞平坦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回汉民居,建好的游客服务中心加上村里美化亮化的基础设施构成了民族特色村的基本雏形。环境的变化也使得村里的群众喜上眉梢。

  吴大妈自小在村里长大,提及村里的变化,她激动地说:“村里随走到哪里都是柏油路、水泥路,水管水也有,路灯也有,种上树、栽上花,环境也好,个个都感觉出去散步、逛马路都是心情舒畅。”村里除了居住着回族外,还有汉族,虽然他们的风俗习惯不同,但看得出平日里他们都相处得十分和谐。

  红岩镇赤水村委会主任冉顺利说:“这几年我们大东村通过项目实施,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乡村的整体风貌。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争取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整合食用玫瑰花资源,深度挖掘民族民风民俗,打造民族生态农庄,丰富旅游产品,把我们大东村打造成美食旅游与健康休闲一体化的旅游村寨,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本站  一场疫情,多少实体店关门闭店,多少人又负债累累,不需要门面费,成本大大降低的地摊经济,或许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转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