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让城市会“呼吸”

  • 2022-12-22
  • John Dowson

我家刚装修完,可我真的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装修的钱没少花,前前后后差不多40多万了,可是这效果确是最差的,房子不是很大,但是确实砸锅卖铁付了首付换来的,装修也花了不少钱,还让父母帮本站

六安:让城市会“呼吸”本站

  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中小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虽然六安还不是“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但近几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引入“海绵城市”的一些建设理念。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样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而“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随着六安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显著,相当比例的路面被不透水的表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屋面)所覆盖,导致水分的自然循环规律发生变化,雨水下渗减少,城市地区地表径流增加。

  2015年开始,我市市政管理部门在城区部分人行道铺设透水铺装路面,这种透水铺装路面顾名思义即能使降水直接渗透到地下,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水量。2015年我市首次铺设了4000平方米的透水砖。

  据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彭勇介绍,从2008年以后,各地经常发生暴雨,城市内涝,通过这个建设透水铺装,来减少地表径流,就是水变直排式,目的就是把有限的水资源留住。同时也是减少城市内涝。如果有经济条件,采用透水性路面既能作为疏导交通,又能减少径流量,可大面积建设,适用于人行道、室外停车场、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等多种路面,对于道路排水建设有很大帮助。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兴建一些“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如今,新建的小区都要求有一定的节水措施,比如小区内使用透水铺装和建设下凹式绿地,这是当前我市正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所要求的。记者从市节水办了解到,2015年,我市有关部门制定《六安市城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用水的,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进行节水评估、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建成的建设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应限期配套建设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是节水创建的重要内容,留水、再利用雨水等措施也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目前,新建项目大力推广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景观补水、绿地灌溉等。新建小区可以收集屋顶雨水,让雨水流入雨水池,经过净化处理,实现再利用。

  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中央公园建设就是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和集雨型下凹式绿地建设,为城区保留和营造一处重要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进而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据介绍,在中央公园建设中,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做到“高处筑山、低处挖深”。依托公园原有次生人工林,保持其原有地形,保留其原有植物,大量栽植本土树种,现有各类植物400余种。

  中央公园采用了集雨型下凹式绿地建设,通过对原有的池塘水渠清淤、扩挖形成了7口池塘3条水渠2块湿地的公园布局。水面总面积为8万平方米,占整个公园面积的13%。总蓄水量达到16万立方米,整个公园的汇水率达到96%。通过地下管网的铺设,保证了园内所有水面相通,水流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汇入蓄水池塘。根据其丘陵地形,建造了下凹式绿地27000平方米,湿地2万平方米。园内除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其他所有绿地的浇灌都由塘渠提供;还有这些塘渠通过栽植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通过净化所收集的雨水完全能够满足整个公园的绿化用水,从而有效的控制水资源浪费,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在新建、改造的公园中也都采用透水铺装,建设下凹式绿地,不仅实现节水,而且也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近期,我市将对中央公园、龙河公园进行改造,对破损的路面、广场全部改为透水铺装,减少径流量,收集雨水。今年,我市将在公园广场新增加2800平方米透水铺装。同时,通过营造雨水花园旱溪雨水湿地形成系列的雨水收集管理系统,延长暴雨径流汇集时间,减少径流量。选取合适的地方,兴建地下蓄水池。构建复层植物群落多层次消纳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将植物与地形相结合,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并引导雨水流向,达到丰水期降低园区路地表径流和灌溉植被的双重功效,实现把水收起来、用起来、净起来、把多余的水渗下去。

  “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不仅只是这些,真正建成“海绵城市”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让屋顶“绿”起来,践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还需被认识并重视。如何让雨水留下来,又避免内涝的发生,又能将雨水充分再利用,为城市做“贡献”,这些都考验着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市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记者张玉/文)

本站 装修时,很多自认为有能力的年轻工人,都喜欢给业主家做一些新型的施工做法。可不管是施工的工艺上,还是自身的手艺上,做出来的效果反而并没有多好,结果只能是不懂装修的业主入住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