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州政区沿革一览!

  • 2022-06-15
  • John Dowson

  今年是中国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风华正茂,今天带大家来了解苏州政区沿革,特别是近百年来的相关变迁,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在时代变迁中接过新征程的接力棒,奋勇向前,砥砺前行。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春秋时,东周寿梦于公元前585年称王,建吴国,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始建苏州城,为吴国都城。

  (在这里自豪地插播一句,苏州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时间来到战国时期,苏州先后属越、楚,秦代建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汉代设吴郡。三国时属孙权吴国。南朝时属梁,设吴郡。隋开皇9年(589年)始称苏州。宋为平江府。元改平江路为治所。1356年张士诚改称隆平府。明洪武2年(1369年)称苏州府。清代续为苏州府。元年撤苏州府,设吴县。1928年建苏州市,1930年撤销,复称吴县。

  1949年江苏解放后,中央考虑苏北是老解放区,苏南是新解放区,两地的工作基础和工作任务不尽相同,再加上南京过去是原国民政府的首都,其地位特殊,故决定在江苏实行小省制,分设苏北、苏南两个行政区和南京市。

  到1952年下半年,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社会安定团结的新形势下,为了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江苏省建制恢复,苏北、苏南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省会南京。

  11月7日,江苏省委在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江苏省委正式成立。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恢复成立,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员公署改称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驻苏州市,为省政府的派出机关,属督导性质。

  1月26日,省政府通报调整江苏省专区及市、县区划:原属于常州专区的江阴县、无锡县、宜兴县划归苏州专区,苏州市改为省直辖市。

  当时苏州专区下辖10县(市、处):江阴县、无锡县、宜兴县、常熟市、常熟县、太仓县、昆山县、吴县、吴江县、太湖办事处。同年5月,太湖办事处改为震泽县。苏州专区辖1市9县。1954年11月,常熟市改为省直辖市,但仍接受苏州专署督导。

  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苏州市曾两次划归苏州专区。1953年至1957年,无锡、江阴、宜兴和武进4县先后划归苏州专区。

  1956年初,宜兴划归镇江专区。1958年初,苏州专区与松江专区合并。是年7月,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11月原松江专区所属各县划归上海市。1961年,从常熟、江阴划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县。1983年初,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

  苏州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1市(常熟)5县(沙洲、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和平江、沧浪、金阊、郊区4个区。之后,5个县先后撤县建市,其中沙洲县更名为张家港市。

  2012年9月,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行政区域设立为姑苏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截至2021年3月底,苏州市下辖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市。全市共有45个街道、51个镇,其中,苏州市区有34个街道、20个镇。

  以上就是苏州的政区沿革梗概,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拼搏奋斗,如今的苏州,经济发展和美好的生活交相辉映,新征程中,苏州正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成为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