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姑苏 聚焦名园

  • 2022-10-04
  • John Dowson

  晚秋的红叶正被越来越多的寒露而染红。在这个秋色烂漫的醉美季节,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苏州市留园管理处(苏州园林档案馆)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于11月4日至5日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留园召开。来自“中国四大名园”的代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全国各文物遗产单位、文博界的专家学者,以及苏州市园林主管部门、苏州各遗产园林的同仁共20余家单位70余人出席了活动。

  本次活动是继2017年在留园召开的第三届中法“名园古堡”国际园林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后的又一次园林文化盛会。3年前,园林文化的交流互鉴,成功纳入了中法国家层面的人文交流机制,为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文化共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3年后,“中国四大名园”的代表再次相约留园,共话文物遗产保护,共商文旅融合发展。这既是一次“留园论剑”的特殊峰会,更对“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莫大鼓舞和鞭策。

  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南北竞秀,推演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影响了世界造园艺术。1961年,4家单位同批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上世纪90年代又相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谓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据悉,自2015年春,“四大名园”管理机构在苏州签署合作框架意向书以来,已经建立了常态化的互动交流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的支持下,在各文物遗产单位积极参与和组织下,“中国四大名园”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业界交流互鉴,而且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文物遗产活化利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交出了满意答卷。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本次活动遵循“节约、务实、融合、高效”的宗旨,通过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焦点对话、专家论证、现场观摩等形式,构筑新时代文物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推进园林遗产从抢救性、规范化保护到科学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仪式主会场选在留园盛家祠堂举行。随后与会人员移步留园会奖中心,围绕“保护传承名园瑰宝,活化利用历史遗产”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研讨会上,颐和园园长杨华作了题为《传承历史,展望未来》的主旨发言。杨华园长从形成颐和园山形水系主体的昆明湖和万寿山入手而展开话题,跨越辽金、元、明、清至今,为大家推开了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让与会代表感受到了颐和园700余年来的史海钩沉。颐和园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带动,三个提升”,为携手推进“中国四大名园”合作交流机制建设描绘了美好远景、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明年在颐和园再聚首,共商深度合作,共话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承德避暑山庄管理中心李慧清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以多年来避暑山庄始终坚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支撑,将传承、创新、发展有机融合,为我们深入挖掘文物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了新思路,理清了路径。苏州拙政园的代表,以“垃圾桶减配”和“水治理”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心得分享,为促进旅游景区高质量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中游客接待量最大的“世遗”景区,近年来园方以精准施策为导向,在不断实践摸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留园管理处的代表围绕“牢记使命,科学管护增美誉”主题,谈到多年来,留园管理处始终恪守保护第一的宗旨,在开展文物保护的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动态监测、科学研究和智慧保护方面下功夫。其在发言中所提及的留园周边兴起的现代高楼影响世遗景观的案例,引起与会各位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正如苏报记者报道的那样:“园林保护该如何守住天际线?”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众所周知,空间视觉环境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往高处“生长”的现代建筑,不仅仅争夺人们的视觉空间,还严重地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留园的对外形象。的确,文化遗产保护应该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纳入统一保护体系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绝对应该成为苏州城市《总规》中绝对重中之重的保护对象,其中就包括守护天际线。鉴于此,为了减少对古典园林视线廊道和景观天际线造成的干扰。经实地勘察、多方协调,园方先后于2018年11月、2019年6月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综合考察留园空间环境的静态和动态视线分析、留园停车场环境状况及改造的可行性,确定“留园停车场树木遮挡”解决方案,并持续跟进督促方案的执行。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管线移位、花坛堆砌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大树树种、树源的认证和原有树木的移植养护,预计2021年清明前后将完成树木移栽、景观营造等全部工程。

  园林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世界各国、 著名文化城市均有自己独特的文明符号,作为“天堂苏州百园之城”中的古典园林就是名城苏州最鲜活的文明符号。它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脉络相承的鲜活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林,这在“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过程中,呈现出古老而厚重、鲜活而雅致、巨大而恒久的魅力,为展示中国智慧、传递中国力量奠定了厚厚的基石,也使得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显得愈发重要而紧迫。这座“天人合一”的东方建筑艺术明珠,是全人类共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是承载华夏文明的基石,见证着原汁、原味、原生态、原风貌的中国文化。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就是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中国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彰显的中国性、东方性和世界性。其核心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环境价值无比丰富。而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四要素中,建筑、植物和山水,无一不围绕着“景”而生。园主与设计者由造“景”而入“境”,师法自然又融入人的情感、人的心境,才营造出独具东方美学的诗意、梦境。古人利用有限的空间,借合理的建筑布局及植物形态结构出诗意盎然、生机蓬勃、野趣横生的一方人间仙境。我们除了呵护、珍惜,没有任何理由给它增添不必要的视觉污染!坚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特别是世界遗产对天际线保护要求更为严格。我始终觉得文化遗产绝对不是城市发展的限制,它是整个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的发展更应该和谐统一、紧密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