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2022-10-04
  • John Dowson

  5月27日,习总在中央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水韵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苏州人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创造了灿烂的吴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文化不断深化和完善,最终成了苏州独特的文化形态。

  苏州东濒大海,西临太湖,南接运河,北枕长江,其间,几万多条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编成了密集的水网。感谢苏州先人们为后人选定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作为世世代代的乡井桑梓。水是苏州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正是这一方生态水土,孕育了苏州人清秀儒雅的体态、刚柔并济的性格、风雅脱俗的文化性灵。水脉不断,文脉绵延。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曾经出现过三个文化高地:先秦文化是“第一个高地”,汉唐的中原文化是“第二个高地”,宋代以后的江南文化是“第三个高地”。而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是历史上江南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承载地,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展现着苏州担当。

  江南有界,文化无边,一座城市,因坚守而蝶变;一方百姓,泽文明而化育。文明之光,犹如如茁壮的庄稼一样,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对于走过2500年岁月的苏州古城来说,“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大约是对苏式生活最好的解读。我常说,苏州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有人对它的定义是“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魅力名城。

  对于这样一个名城,我不想扩开来解读了,之前已经长篇累牍、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来说明。如果大家想了解这样的生活,不妨点击下面的图片来国家地理对这座城市的深度报道:

  江苏省委、省长许昆林在苏州时任苏州市市委时曾说,苏州的根和魂在古城,“江南文化”正是姑苏城的文脉与精神所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